• 您的当前位置:爱风文学网-明朝大官人免费小说阅读-陈舟全文免费阅读

    明朝大官人免费小说阅读-陈舟全文免费阅读

    来源:ZW 作者:青衣行 时间:2020-01-05 12:48:03 主角:

    明朝大官人免费小说阅读-陈舟全文免费阅读

    明朝大官人

    《明朝大官人》小说由作者青衣行所著,主角是陈舟,精彩章节在线阅读:

    《明朝大官人》第六章五百年前是一家

    冯俊站起身,恭敬中带着几分骄傲:"先生,学过的千字文,尽数背过了!"

    竟然已经学到了千字文,毫无疑问,他的进度在学堂是第一的了。

    "好,背来听听!"

    "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"

    大概一口气背了有几十句。

    张平夷很是满意:"'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'这四句,该如何解释?"

    冯俊背完了,有些得意地瞟了陈舟一眼,却没有料到张平夷居然还要考他注解。

    千字文背诵朗朗上口,只要肯下功夫,难度不大,可是注解起来,比三字经百家姓的却要难得多了。

    冯俊一心想要显露风头,背得极熟,注解却没有记住多少。

    "天地玄黄是出自易经,意思--意思--"

    张平夷面色一沉:"读书须谨记'正心诚意,专心致志'八个字,昨天讲过的,今天就忘记,还不如新就学的--伸手!"打过戒尺,张平夷余怒未息。

    "不能理解,背下来又有何用?你只知道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却不知道它的含义,那么之前我所教导你们的三字经,你又有何理解呢?"

    "三字经,学生是知道一些典故的--"冯俊将手背在背后搓着,嘴里却依然带着几分不服气。

    "典故知道又有何用?要理解,学文章是为了荡涤身心,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!"

    够大气,在这个时代,这种"三百千千"的教法就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。

    当然,你要是连背都背不过,挨板子也是理所当然。

    前世的一位老师也曾经说过,学文章自然不能死记硬背,可是也并不是说死记硬背就错了。

    死记硬背也有死记硬背的好处,因为厚积方能薄发,你小时候背过来的东西,长大之后才会领悟那深刻的含义。

    所以说,死记硬背是很有功效的,至于说有人据此就反对背诵,那绝对是因为懒!

    当然了,张平夷的这种不应该死记硬背,恐怕是建立在你必须先死记硬背过来的基础之上的,而且光死记硬背还不够,你还得理解。

    陈舟也觉得,比如说三字经,你只需要理解了中间的典故是怎么回事,不就可以了吗?

    可是张平夷的意味显然不是如此,难道说,他开蒙用百家姓还有什么深刻的意思不成?

    冯俊仍然一脸的不服气,陈舟暗自叹了一口气,这还是个犟脾气。

    "你是学过百家姓,你知道你的姓氏排在哪位吗?"

    "赵钱孙李,周吴郑王,冯陈褚卫--先生,是第九位!"

    冯俊直接从头往后捯饬了一遍。

    嗯,这倒是常用的,记不住词句,可是整篇是记得的,所以由前往后来一遍。

    这要是姓福?

    那就得把百家姓背上一遍才成。

    不过这东西,估计没人专门去记,除了姓赵,能有点优越感之外,其它姓氏,真要说在百家姓里排第几,恐怕都得捯饬捯饬。

    "那冯这个姓氏的来历又是如何呢?谱系可曾完整,你所在的这一支,祖辈出过哪些杰出之人?"

    冯俊顿时哑口无言。

    别说冯俊,陈舟在一旁也是额头汗下,除了陈姓排在第十,貌似自己也不知道有些什么杰出人士。

    前世倒是有几个,四大家族里也有兄弟俩,不过这时候,还得看他祖宗有没有能力传下这份香火了!

    嗯,宋齐梁陈,陈霸先虽然历史地位不怎么高,皇帝里面排名后数,起码也算个名人了!

    少年突然猛地抬起头:"那先生你呢,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姓氏百家姓排在第几,有什么来历,有什么杰出之人?"

    牛逼!

    陈舟暗挑大指,这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正视淋漓的鲜血啊--怼老师,好样的!

    就算在现代,叫家长妥妥的。

    现在--陈舟看了一眼那柄黄木戒尺,不会今天就寿终正寝了吧?

    张平夷望着冯俊,又看看学堂内伸着脖子的一群孩子。

    转身望向孔子的画像,平和清亮的声音响彻学堂:"张氏一姓,有源有流,所谓流者,或出于改姓,或出于赐姓,而溯其源头,乃是源于上古黄帝,由姬姓流传而来--"

    "这一源头共分两支,一是出自上古黄帝之张挥,张挥,号天禄,青阳之子,发明弓箭,黄帝封其为弓正,职掌弓矢制造--后又取弓长之意,赐姓张于濮阳,封地清河,后逝葬于帝丘--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,故有'天下张姓出清河'之说。"

    "另一支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,属于以字为氏。春秋时,晋国有大夫解张,字张侯,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,也称张氏。"

    "张氏一姓,源远流长,秦有张仪,汉有张良,郡望二十有六,堂号一百有余--"

    学堂内鸦雀无声,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,一瞬不瞬地听着。

    陈舟也一样,前世虽然号称信息爆炸,却从来没有人和他讲述过这些。

    张氏一姓是如此,陈氏一姓自然也是如此,百家姓五百多个姓氏,那就是五百部辉煌的历史画卷,而这画卷,是各姓氏的祖先用血脉画就的。

    陈舟的眼中充满了崇拜,这--才是真正的老师。

    冯俊满脸的羞愧:"学生知错了!"

    旁边一群瞪大着眼睛的孩子中突然有一个喊了起来:"先生,我也姓张!"

    张平夷威严地点点头:"所以,身为张氏子弟,我们要将这一血脉传承下去,并且要发扬光大!"

    "发扬光大!发扬光大!"

    一群孩子在学堂里喊了起来。

    "陈舟--你怎么看?"

    陈舟压根没防备张平夷居然还会突袭提问,一时间还真有点措手不及:"什么怎么看?"

    "你对自己的姓氏怎么看?"

    这还能怎么看?

    可是让他现在像张平夷一样说说陈姓的起源流转,他还真说不上来。

    陈舟灵机一动:"五百年前是一家!"

    "什么?"

    "就像先生说的,天下张氏,本是一家,天下陈氏,也是一家,其实张氏陈氏,也是一家,五百年前是一家,五百年前纵然不是,五千年前也是一家!"

    张平夷矍然点头:"说得好,难得你竟然有如此的见识,我华夏一族源远流长,无非炎黄二字,五百年前是一家,说的好啊!"

    "五百年前是一家"是句妇孺皆知的俗语,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。

    说起来,其实离着不远,明初的时候,朱元璋为了填补战乱灾祸造成的人口缺口,有过几次规模巨大的移民。

    许多地方的人携家带口,背井离乡,来到陌生的地方。

    比较有名的,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。

    而从明初到清末民初,时间就是五百多年,那时,大槐树后裔已遍及全国。

    人们初次见面互问老家,就会说:"啊!原来是洪洞老乡。"

    若再问"老乡贵姓",回答为同姓,问者就会说:"啊!五百年前是一家。"

    所以,同姓之间"五百年前是一家"这句俗语也就这样延续到现代了。

    可是现在,从陈舟的嘴里说出来,还上升为了五千年前是一家,张平夷立刻有一种惊艳的感觉。

    "所以,你们既然知道了这姓氏的来历,就要知道,你拥有了这一姓氏,便是这一姓氏的人,你应该为这一姓氏而自豪,所谓光宗耀祖,祖宗二字有一半儿都是从这姓氏上来的!"

    张平夷借着这个机会,继续对孩子们进行教育。

    这倒也是,怨不得有人激动的时候,就会说"你还知道自己姓什么不?"

    有姓氏,人有来处,如果没有姓氏的话,这血脉就失去了传承。

    姓氏,其实就是文化遗传基因。

    众孩子都若有所思的时候,那个姓张的孩子突然站起身:"先生,你刚才说张仪张良,那姓张的人里,有坏人吗?"

    这个问题还真是出乎陈舟的意料,哪个说起历史来,不是说自己的光荣传统,谁会说自己走麦城的时候呢?

    张仪张良亦或是张飞,这里面哪个也不是坏人?

    张平夷点头:"任何一个姓氏,都是良莠不齐有好人也有坏人,你怎么会想到问这个?"

    "我知道有个坏人姓张!"

    《明朝大官人》第七章坏人张居正

    这话儿说的,这么大个孩子,居然知道坏人姓张。

    可问题是这坏人也不是说随便什么偷鸡摸狗,刨绝户坟踹寡妇门就能算得上的。

    张平夷的标准,好人就得流芳百世,坏人估计得遗臭万年,起码也得是秦桧这级别的。

    "你说--"

    姓张的孩子鼓足了勇气:"听说离咱们这里不远的江陵,有个张乌龟--"

    "啪!"

    张平夷的戒尺重重地拍在书案上,断作了两截。

    "你说什么?"

    这孩子顿时不敢说话了。

    反倒是冯俊起身:"这个我知道--不过不是张乌龟,是张白圭,叫什么张居正,听说是个大奸臣!"

    张居正?

    我勒个去,陈舟惊诧了,还真是忽视了这位历史名人了。

    可惜,来晚了,一条鞭法啊,这在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。

    说起历史上的改革者,有好下场的貌似不多:商鞅车裂了,王安石罢官了,张居正其实算是好的了。

    主要是万历皇帝估计也是被这位以礼部尚书,武英殿大学士入阁,身为首辅的张江陵压榨惨了。

    所以万历十年,张居正病逝,万历皇帝还为之辍朝,赠上柱国,谥"文忠"来着。

    看这谥号就知道,对张居正,还是正面肯定的。

    结果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,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张居正生前所荐的潘晟,潘晟的下台,标志着张居正的失宠。

    言官后来把矛头指向张居正。

    万历于是下令抄家,并削尽张居正宫秩,迫夺生前所赐玺书、四代诰命,以罪状示天下,最后甚至险些开棺鞭尸,家属则是或饿死或流放。

    由此可见,万历绝对是心存怨尤,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力度。

    虽然现在已经是天启年间,可是要到天启二年,天启皇帝才为张居正复官复荫呢。

    这个时候谈起来,绝对是个敏感话题,只是不知道张平夷为什么如此生气!

    而且,冯俊这情商堪忧啊,这点风头都看不出来,还在那儿卖弄自己见闻广博呢。

    张平夷脸色铁青,铁青之后,继而变得苍白。

    "这世间的是非对错,都是需要自己去判断的,切不可人云亦云,并不是说朝廷说了对的,便是对的,朝廷说的错的,便是错的,人要有自己的脑袋!"

    没有深说,好像受了很大的刺激,张平夷布置了一些课业,就转身出去了,挺拔的身子竟然有些佝偻。

    张平夷反应如此剧烈,难道他和张居正还有什么关系不成?

    呃,倒是都姓张,住得这么近,可能性很大。

    而且,这话说的够大胆,不仅有强烈的宗族观念,而且还听到了初期的民主萌芽意识。

    人云亦云,没脑子,其实是许多人的生活常态。

    从众,永远是最大的潮流。

    当然,这个问题陈舟不可能去问张平夷,他可不是那些孩子,这件事情,如果真的有关联,那就实在是太敏感了!

    这算是一个意外的插曲,而剩下的几天,便都是按部就班了。

    很显然,陈周一开始的表现,使得那些孩子们不得不服气了。

    能读能诵能书,张平夷讲授一遍,就能记得住,简直就是过目不忘。

    几天时间,陈舟的课业突飞猛进。

    百家姓还用了两天,三字经用了两天,大部分典故,陈舟都是知道的。

    张平夷讲一遍,陈舟不仅能够复述,有时候还能加上些自己的想法。

    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,陈舟也学到千字文了。

    冯俊等人自然很是不服气,可是既然相差很远,也就明白了,对方是超级学霸,自然也就不再挑衅了。

    就像跑步一样,你争我赶的时候,都是两个人齐头并进的时候。

    一旦拉开了距离那个鼓起勇气挣扎的人,也就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,又恢复了自己原来的速度。

    上了几天学,陈舟突然有些觉得不对劲,都上了五六天了,怎么还不放假啊?

    因为原来的时候,讲究的是双休日,是礼拜天,可是这里,哪有什么礼拜天呢,根本就没有。

    连哪天是礼拜天,估计都没有人知道。

    陈舟也没有兴趣去计算,不过他还是挺期待着放假的。

    虽然说每天都回家,可是这几天好像老陈头和大郎二郎他们在一起商议些事情,看神情还有些沉重。

    问是不好问,毕竟很明显是不想让自己知道,古今一理,估计是怕影响自己学习。

    所以,还得要自己回家去观察一下。

    这一天,终于是放假了。

    陈舟这才知道,这私塾的放假,也不是随心所欲的。

    所谓朔望之假,也就是每月初一十五放两次,每次放一天。

    关于节气历法,这个时候是很讲究的。

    朔日就是每月初一,望日则是每月十五,也就是月圆之夜。

    过了十五是十六,所以叫既望,"既"就是已经得意思,苏轼在赤壁赋里还说"七月既望"。

    而月底因为月份长短不一,最后一天就不固定,但是统一叫做"晦"。

    也就是暗淡无光的意思,风雨如晦打的就是这么个比方。

    而且这个放假,放得有些早,原来呢,总是要到傍晚的时候。

    基本上留出来路上的时间,到家里边儿天就擦黑了。

    可是这一次,居然申时就放假了。

    这个时候,大郎还没有来接他。

    陈舟倒是不在意,自己这么大人,这条路走得也很熟了,没有什么可怕的。

    除了路上荒凉了一些,倒是没什么,有时也能遇到两个村子里下田的一些农户,早稻该播种了。

    陈舟一路上高高兴兴的,背着褡裢,哼着"太阳当空照"的调子往家里走。

    眼看着快到家了,冷不丁一股恶臭袭来,陈舟也没防备,差点让这股臭味顶了个跟头。

    什么这么臭啊?

    很明显,臭味是从陈家庄方向传过来的。

    这离着最起码还有里上地呢,难不成全村集体掏茅房?

    你还别说,这味道还真像!

    陈舟把褡裢抓起来,连嘴带鼻子一起捂着,这特么都快赶上生化武器了。

    生生让人有一种扭头就跑的冲动。

    可是没办法,家在那边。

    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?

    强忍着从里到外的恶心,陈舟一路狂奔。

    忍着恶臭,还得朝着臭味发源地狂奔,这滋味也是醉了。

    离着村子越近,臭味越浓郁。

    陈舟从村头直奔家里,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的臭味都会浓郁一些,有些门口,还依稀有些痕迹。

    陈舟很是诧异,什么时候自己的嘴巴这么好使了,看这模样,还真是集体掏茅房?

    今夕何夕啊,什么情况这是?

    关键遇到的几个人,看到自己的脸色还很怪异。

    拐过街角,自己家的门前赫然站着几个人。

    "叔,这可是甲总的意思,全庄的人都照办了,只有你不愿意,这--不太合适吧?"

    为首的,也是一个庄稼人模样的,一张阔嘴,露着两颗硕大的门牙。

    陈舟认识他,陈家大郎遇见的时候还说过话。

    陈大牙,和自己平辈,刚出五服的族人。

    "大牙,陈家庄是姓陈还是姓李?他李田虽然当了甲首,可这甲首也不是他一家,总归是大家轮值,要是每一个都在任上给自己弄好处,村里人怎么活?"

    好处?

    什么好处?

    就是这集体掏茅房?

    难不成,这甲首要搞一下厕所工程?

    这可是现代农村都搞不定的,理念挺先进啊!

    陈舟几步上前,结果被两个哥哥一把拉到了身后。

    陈舟摸摸鼻子,还想着来个挺身而出,问问怎么回事呢,结果直接成了保护对象了。

    "陈老哥,你这话可就不对了,这可是里长的意思,也是咱们这几个村子的颜面,怎么能因为你一家,坏了全村人的事情呢?"

    明朝大官人小说试读结束。

    关键字:

    爱风文学网是无弹窗广告的小说网站,为广大小说爱好者提供免费章节目录,免费全本小说,火热的言情小说、都市小说、豪门总裁小说、穿越重生小说等海量小说资源。

    Copyright ©爱风文学网 版权所有 sitemap